【吃食物,不要吃食品】
✅所有打開包裝才能吃的東西,對孩子來說都不是必要的!
從米餅廠商爆出黑心事件,想到最近引起注目的太空人維他命募資,以及前陣子臉書廣告打得超兇、標榜長高的營養補充品,真心覺得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,不僅媒體識讀很重要,連「產品識讀」也是!
很多漂亮美好的字眼「有機、天然、經過認證」,容易博得消費者的信任,但真實程度到底有幾分,大多不得而知。
曾經在螢光幕前號稱自己是「良心事業」的廠商,都會因成本考量而走入歧途,那其他食品或健康食品,身為父母又該怎麼一一把關?
我的答案是:很難。
除非親自參與製造的過程,否則怎麼知道製造過程衛不衛生?使用的原料有沒有問題?就算原料沒問題,沒有寫在產品標示裡的填充氣體還是會被偷工減料啊!
而期待政府單位幫忙稽查把關?更難,並不是每個人在自己工作崗位上都會做好本分。
讓人氣憤的是:有時間有心力的話,誰不想悠悠哉哉的幫孩子準備健康的食物呢?
就是時間不夠,才會用米餅當作孩子的零嘴啊!
為了生活、為了工作、為了照顧一家子而忙到沒時間好好睡覺的父母,最需要幫助的時候,居然拿到的還是這樣黑心的產品,根本落井下石!
讓人遺憾的是,這樣的狀況,將來可能一再出現,黑心商品不會只有一件,黑心商人也不會只有一個。
忽然想到兒科的前輩醫師真是先知,一個原則就能帶大家趨吉避凶,那就是:
「所有打開包裝才能吃的東西,對孩子來說都不是必要的!」
這些被包裝過的,都叫做食品,難免會有人工的添加物;人體真的需要的,是食物,而不是食品。
如果狀況允許,盡量以原型食物作爲孩子的零嘴與正餐,才是避開黑心產品最一勞永逸的作法。
※
黑心米餅事件詳情:【極噁黑心寶寶餅】
工業用氮氣填充米餅 黑心老闆蔡文淵:我只在意成本
https://reurl.cc/8yv8YM